2020年02月15日
大概观察了一下婆婆的做法:
1、酵母:适量(偏少,足量了容易有气味)
2、液体:只加牛奶,不加水;
3、面粉(就是普通中筋面粉,老人家才不知道什么低筋面粉呢。但是她做的馒头真的非常非常香软,非常柔软!但又很有回弹感。其实比没有一点嚼劲的低筋馒头吃起来要有意思)
4、其他东西:全无(老人家才不知道什么放点盐、放点油、泡打粉……各种“小技巧”呢)
5、操作:蒸锅里先烧好温水,大约三十几度,不可太烫,备用。
6、馒头+牛奶+酵母粉:揉好,盆子装好,放进蒸锅——(第一次发酵)2小时。
7、拿出来:添加足量白糖(这个我承认,婆婆的馒头还是蛮甜的,不过孩子爱吃,没有甜到齁啦,就是正常的甜馒头)
8、特别登场:蒸熟的山药泥。和⬆️白糖一起揉进面团。
9、蒸锅仍旧保持三十几度:把揉好的面团放进去——第二次发酵,2小时。
10、发好之后,馒头拿出来揉一揉,整个形。就可以上锅蒸熟了。非常非常好吃。
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:
1、婆婆的馒头真的完全没有【酵母的酸味】。是真的一丁点也没有,就像外面买来的加工馒头一样,我要不是自己亲口吃到,我都不会相信这是 homemade!
2、二次发酵完的面团:【湿度】还是比较高的。外皮看起来刚刚好不粘手,但内里稍微一用力捏扁,其实是一点儿粘手的,但又不是糊得手上一塌糊涂的那种。就是刚好有点粘手,表面被扯开那种湿度。我估计成品馒头软,和面团湿度是有很大关系的。
3、二次发酵完成的面团内部:【气孔】并不多。刀将面团横切开:横截面上面团融合得很整体,完整一片的,很细腻(甚至有点像高筋面粉的面团被拉开,很细腻柔软,有点成膜的那种柔软柔韧。且因为湿度高-光泽度很好,会反光。我怀疑,婆婆是酵母放得少但发酵时间长,整个馒头发得比较温和,过度更加自然的缘故。
4、馒头成品,蒸好出锅,是非常非常柔软的。拿动整盆的馒头时,馒头就像整块的肥猪肉一样~是会【抖动】的。正是因为馒头特别【轻软,却富有韧性】。要厚实了-扎了就不可能抖动起来。
真的很经典。
2020-02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