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特色双烹粽讲究炒米(糯米柔软略带嚼劲,不能有粘腻的口感)
代表着“甜”的红豆沙,需煮熟后去皮加糖、油熬制,务必达到清甜爽滑的口感,放进粽子前,豆沙也需裹上薄薄的猪朥网作为甜咸隔开的边界。虽现在有人偷懒去掉这一边界,但可别给挑剔的老饕吃到,因为也只能骗他一次而已。
“咸”的部分讲究有沙感的咸蛋黄,肥瘦适中的南乳肉,炒香的虾仁和香菇,当然也有豪华版的,有香肠、白果、栗子、干贝等等的加入。如此之多的食材,每一个都需要细细烹制才能入粽,每个步骤都有讲究的技巧而不可或缺。
一个小小的粽子,有如此多的讲究,有如此多的步骤才得以成型,较之于普通浸米裹粽,这可谓费力费时费神。但就是因为这每一个讲究,才成就其独特的存在,少一步,总会觉得少点什么。
如果你没吃过潮汕双烹粽,建议你试试,这样奇特的存在,会给你的味蕾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,不要因为甜咸兼具而本能去拒绝它,它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子,吃才有答案。
虽说也走了不少地方,吃了不少粽子,但我一个非传统的潮汕姑娘,是吃不惯除了潮汕以外的粽子的,很多潮汕人也都如此,由此可知潮汕特色双烹粽给我们种下根深蒂固的美食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