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关注我的公众号:麦田初语,马上获取更全面的烘焙基础教程和最新食谱,以及提问优先被回答的权利。

烘烤:预热温度上下火190度,烘烤温度上火180度下火170度,烤箱中下层,时长约25分钟,根据你的烤箱温差灵活调整 份量:10个70克成品,5-10人食用 保存:常温密封保存7天 环境:室温32度,在操作过程中冷藏面团

将带红泥的咸鸭蛋泡在水中一会,然后清洗干净。

敲开鸭蛋剥出蛋黄,去除蛋黄表面白膜(去腥)。

然后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180度烘烤3分钟后取出冷却。烘烤的目的是去腥和让蛋黄更容易熟透。你还可以趁热喷洒一点白酒,不过我觉得新鲜的鸭蛋黄并不是很腥,所以不需要这一步操作。

将水油皮材料加入搅拌盆中,用刮刀混合成团。

开启厨师机3档中速揉至面团表面光滑。

当面团能拉出非常薄的膜(8成筋度)就可以了,如果没有厨师机也可以用手揉。

然后用保鲜袋包好冷藏静置20分钟。

将油酥材料混合,先用刮刀搅拌后用手揉,要充分揉匀。

同样包好冷藏20分钟。

将豆沙馅分成25克一个搓圆。

然后用手按扁将咸蛋黄包好。

最后收口。

将水油皮分成18克一个并揉圆静置。

盖保鲜膜防止风干。

将油酥分成12克一个。

并揉圆静置。

将水油皮擀薄。

然后包住油酥,注意控制收口位置的油皮厚度,要做到薄厚均匀,收口朝下放置盖保鲜膜防止风干。

收口一定要收紧,不然容易漏酥。由于制作10个需要一定的时间,因此当你做完最后一个时第一个也相当于松弛了一段时间,因此全部包完后就可以拿第一个来擀卷了。

将包好的酥皮面团收口方向朝上用手稍微按扁,擀成椭圆形。

然后卷起来卷口朝上再次擀成更长的牛舌形状,再次卷起收口朝下盖保鲜膜静置10分钟。两次擀卷之间无需静置。

在桌面上洒少量干粉,将静置好的酥皮面团两端往中间折回然后按扁。

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。从面团中间往上下各擀压一次(不要来回擀),然后旋转90度再重复一次就可以了,不要将面团擀得太薄或者擀压太多次,否则容易造成破皮。

酥皮面团光滑面朝外,将蛋黄豆沙馅包好,边旋转边用虎口往上搓来收口。

一定要收紧,不然烤的时候容易裂开,最后收口朝下放置烤盘中准备刷蛋液。

开始190度预热烤箱。

将准备好的蛋黄液刷在蛋黄酥面团表面,不要一次刷太厚,刷完一遍等5分钟后再刷第二遍。

用手指沾一点蛋液,然后沾上适量黑芝麻轻按蛋黄酥表面,完成最后的装饰。

送入烤箱,调整烤箱上火180度下火170,放在中下层,时长25分钟左右。

当蛋黄酥顶部上色满意即可出炉。

移出烤箱后放置晾网完全冷却。

装盘。

轻咬一口,层层酥脆。
常见问题 一、酥油皮擀压时破皮漏酥 原因分析:1.水油皮面筋不足;2.面团太干没有延展性;3.擀卷层次太多 解决方法:1.要将水油皮面团揉至8成筋度,能拉出非常薄的膜,可以清晰看到指纹的状态;2.适当增加水油皮的含水量,并注意防止表皮风干;3.不要将面团擀压太薄,卷的层次不要太多 二、蛋黄酥烘烤后内馅爆裂出来 原因分析:1.豆沙馅含水量较多;2.收口没有收好;3.烘烤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:1.自制豆沙馅容易出现这个问题,在制作时要将豆沙馅炒得稍微干一点;2.包馅时收口一定要收紧,然后要充分静置;3.适当降低烘烤温度 三、蛋黄酥表皮有裂纹 原因分析:蛋黄酥的层层表皮非常薄,烘烤时体积膨胀就会被挤破,有少量酥皮裂纹是很正常的,这样看起来更吸引人 解决方法:如果你希望表皮完好,刷蛋黄液时可以刷厚一点,或者用全蛋液代替蛋黄液 四、成品酥皮层次不明显 原因分析:1.油皮和油酥比例不当;2.操作过程中混酥 解决方法:1.确保水油皮和油酥的比例合适,一般采用3:2的比例;2.勤加练习操作手法,确保水油皮和油酥面团的软硬度适当,同时注意环境温度对面团的影响,并作出相应调整 五、切开发现酥皮层非常厚 原因分析:擀压酥皮的操作不当 解决方法:两次擀压都要尽量做到薄厚均匀,形状规则,前期的小小失误都会在折叠后成倍放大,因此要多加注意 总结 要想做出一颗好的蛋黄酥,除了采用优质的食材外,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酥皮点心的制作技巧。酥油皮是所有中式酥皮点心的基础,我们要充分理解它的原料比例与制作手法,然后根据环境温度变化灵活调整,学会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我们长期磨炼自己的技术才行。蛋黄酥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一块瑰宝,如同京剧在我国戏曲中的地位一样,同时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值得我们发扬和传承下去。 最后,为了写出详细的教程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我想麻烦你帮我一个小忙,为我收藏、交作业和关注我,非常感谢你的支持,我将会继续写出更好的教程作为回报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