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是市花,每年秋天,满城飘香。每日穿行在大街小巷,混着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甜,这样闻着秋天,令人愉悦! 楼前屋后、花园、步行道两边也有很多高大的桂花树,充足的阳光,再滋润一场秋雨,它们开得热热闹闹,一串串的挤在枝头,金灿灿的,像是笑眯眯的和你打招呼“嘿,你好!”😄 傍晚随手拍了几张,都是它们的素颜!
第一“挑”。每年摘桂花,我会挑选这树花坛中间的,它周边环境最好,花朵最大,颜色最正,香味最浓。 采摘时时而抬头看看,桂花树一角。
第二“挑”。采摘只挑“刚开出”来的“枝尖”花。新鲜,也都是这棵树上最大最好的花。 桂花树多,为精挑细选提供充分条件。😄 卖的桂花摇落的多,那样的花应该都开败了,没有了生机。新鲜花是不会自己掉落的。
头脚穿戴严实,手摘了半个小时。 注意:桂花树有很多小蜘蛛、小黑虫,要注意防护。
一个小时的收获,满满一篓。进门天色已经有点擦黑,亮灯了。
第三“挑”。挑拣桂花瓣。这需要一些耐心。 灯光下,一个人专心致志的做事,我喜欢。 找一个浅色的大盘子(我用的是新花盆托),戴上老花镜,仔细摘出花梗、碎枝,枯瓣,检查有没有小动物。 用浅色大盘子,一是方便颜色比对找杂物,二是来回平晃几次,有花梗的就筛到了最上面,方便挑拣。
看,鲜活的桂花。
如图,摘除花梗。
只要花瓣。
挑到最后,剩余的一些花比较细碎,用筛眼适中的篮子将它们反复筛,会滤掉细细的花梗和枯瓣,干净的花瓣会留在最上面一层。
这是筛出来的。
最后这些不太好挑,为保证安全,舍弃了。
这是摘除的花梗和杂物。
挑拣了1个小时多。留用在右。黄盆盛的净桂花,是提前洗净晒干的。注意,不能有水有油哦!
腌桂花用的小瓷罐。已经用很多年了。 瓷罐避光,腌的桂花不易变色,比玻璃瓶更适合。
装罐了。一层桂花一层白糖,铺均匀。
罐底、罐口直径小一些,每层约10勺花,罐肚直径大一些,每层约15勺。总之,铺的时候想象一下层高,差不多就好。 糖像这样盖住桂花就好。可以边转动罐子边保持糖勺的倾斜角度,这样撒糖会更均匀一些。
每铺一层花,用勺子轻轻压实一点,排除多余的空气,再铺一层糖,更利于防氧化。
花铺到距罐口浅一点的地方,最上面洒厚厚一层糖。OK!
满满的两罐,刚刚好。
封好,贴上标签。 隔年的桂花不上火,等她回来。
这是用五粮液泡的桂花酒。用料主要是两只老红参、红枣、桂圆、枸杞、桂花。2015年泡制,整整1年,2016年10月,过滤,腊封瓶,冷藏。 以前网上查的一个方子,这样泡的桂花酒存放10年以上,对女孩子身体特别好。 当时Sophie正是花季少女,想着泡好时她已成年,估计该成家了,应该能用上。
桂花酒从冰箱拿出来有一层凝露,灯光下看非常清透,没有一丝沉淀。👍🌷🎉🍀
翻出原来泡桂花酒的照片。
泡酒还加了冰糖。
秋葵炒鸡蛋+荞麦白果饭,一天一顿主食,吃完摘花腌花,忙活了3个小时。
往年腌的桂花图。
以前做给Sophie吃的桂花糕。
三色桂花糕,主要用了红枣、藕粉、糯米粉、小米粉。
我们夏天吃的桂花红糖凉粉。
近家公园,半山种满了桂花,陆陆续续会一直开到冬天。😊
10天以后,糖渍的桂花体积缩减了近一半,醇香的桂花露也沁出来了,为了保存的更久一点,周末全部倒出来熬煮了10分钟,再重新装罐密封。 只是颜色暗了一些。 勺子里全是煮好的桂花露,没有一滴水。
最后熬好就是这么些——大半罐,浓浓的桂花香。😊
腌桂花几乎年年做,腌法、装瓶法也不一样,自我总结还是这样干腌最好,花不易变色,也耐储存,放过3年都不坏。 水洗晾干再腌立马变褐色。 是否放盐打底味,看个人喜好。我这样做主要搭配吃酒酿,不放盐好一点。 所有用物必须是干净无水无油的,包括自己的手。 金桂最适合腌糖桂花,银桂味淡,丹桂偏苦,这是我的感觉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