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奶+糖,煮沸关火,晾凉备用。
第一个鸡蛋,是双黄蛋🍀🍀🍀
两个鸡蛋,三个黄😊,搅散。
加蜂蜜70克,感觉有点太甜了。
蜂蜜
搅匀蜂蜜,颜色变深了。
现在准备粉料 先检验小苏打是否失效。 用一点小苏打投进白醋里,有很多密集的气泡就是有效。
只一点点,很多气泡——有效。
低粉+小苏打过筛。 这次偷懒称重好直接过筛两遍,导致后面小苏打分布不均匀,蜂巢洞洞眼大小不一。 纠正:第一次称重过筛后要多翻拌均匀,再过筛两次,让小苏打和低粉充分和匀。
封装低粉。 新开包的低粉,一大包,平时做的少,可以用很久。用个干净瓶子装起来,比袋子里密封性好。
筛粉入蛋黄蜂蜜里,拌匀。 稀稠度是这样的。 加了一点点盐,起底味。
分次倒入糖牛奶。
拌匀,很稀很稀的状态,滴水状。今天立秋,天气很热,厨房大约28度左右,需要静置45分钟左右(如果是冬天,临近入炉前再放小苏打为好,这样气泡更好一些)。
实际静置了1个小时。
静置期间,收拾好一切。 拿出老古董饭盒,铺上油纸。 研究了一下:蜂巢蛋糕形成漂亮的洞洞需要让蛋糕有一定的厚度,最好蛋糕糊能是模具的一半。 实践证明,这个饭盒选对了。
忙其他事情耽误了原定的时间,这是静置1小时后的样子,比静置前好像稍微浓了一点,表面有一层泛白,像煮饭汤。 烤箱预热,200度,上下火,大约25-30分钟,上色满意即可。
到进模具。蛋糕糊还不到模具的一半。 入烤箱,中层,这个饭盒比较大,烤了28分钟。
中间大约20分钟注意观察上色情况,防止色太深,加盖铝箔。 现在已经是漂亮的焦糖色了,还有一点点吐泡泡的声音,加个铝箔,再烤8分钟,停烤,出炉。
刚出炉,非常漂亮的焦糖咖啡色,香甜的,美味! 右边的大鼓包开始回缩了。
高温天气,放阳台上散热。 晚风吹,图片也生动了。
蛋糕表面盖张新油纸,倒扣,掀开底部油纸。 虽然没切,已经能看到气孔了。 注意:不沾模具更好,或者模具抹油。直接铺油纸的蛋糕也是很粘粘的——为了少浪费,我是用刀切分的。
检查洞洞眼。 傍晚太阳下山了,没等凉透,切开蛋糕的一头看看。蛋糕很松软,很有弹性,气孔很深,到蛋糕3/4以上了。
蛋糕分段。 气孔分布不够均匀。
根据自己的食量,切成宽5cm的长条块,再从中间1/2处剖开,上下一分为二,气孔的分布一目了然——还行,不均匀——估计是小苏打没有充分拌均匀吧。
很漂亮的焦糖咖啡色。 只是天色暗了下来,厨房光线不好,拍的好暗。
转移到阳台,拍照记录。 傍晚烈日的余晖,让蛋糕映射着晚霞的颜色。
亮晶晶,QQ弹,总体很行。
太阳下山了,再拍一张,给我的Sophie——预祝她生日快乐!🎉🎉🎉🎂🎂🎂🍀🍀🍀。
如今的Sophie。 22年前的下周,我俩初见。🍀🍀🍀
总结一下个人体会: 1、糖和蜂蜜用量:成品甜味明显,对我有点偏甜,可以适量减糖;但不宜减多,否则蛋糕的焦糖色不会如此漂亮,同样的烤制时间颜色肯定会浅一些。 这款蛋糕无油,但甜度高,能量不低,搭配素黑咖啡做工作日早餐应该合适。 2、气孔分布:大小不均匀,但层深。不均匀应该是小苏打没有与低粉拌匀,只直接过筛两遍。下次记得粉料单独拌匀再多过筛几遍,不要偷懒;气孔很深,估计是面糊的静置时间延长,小苏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。 3、切分:最好用不沾模具,或者模具抹油方便蛋糕脱模;切分最好都冷藏以后,为了拍照记录,温热时切分是有点粘刀的,每切一刀都要将刀具清洗干净,有点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