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豆洗净 晾干水后入料理机。
研磨成细粉。
过筛 !就算已经打得很细还是需要这一步因为总有漏网之鱼 不然有可能就会吃到很粗的绿豆颗粒 硌牙!
看粗颗粒被筛出来了!
90克绿豆粉+30克面粉+250克水混合搅拌均匀。
调成面糊放置一旁备用。
炸薄脆:锅中油中火加热到把筷子插下去周围立即起小泡泡就可以了 放入擀薄的馄饨皮 炸一下翻面。
注意颜色 浅金黄就行 !
捞出控油!
全部煎好。
看了就诱人。
顺手煎了几根烤肠。
材料全部准备好就可以摊饼了!我用的昨天做的土家酱香饼的酱! 附上酱料教程: 煎饼果子酱料(经典基础版) 这个版本用料简单,能快速调出地道天津风味。 【准备原料】 · 甜面酱: 2汤匙(推荐使用“六必居”或“王致和”等老字号品牌,风味更醇正) · 香油: 1茶匙 · 白糖: 1/2茶匙(提鲜,中和咸度) · 温水: 约1汤匙(用于稀释酱料) 【制作步骤】 1. 混合:在一个小碗中,将甜面酱、香油和白糖混合均匀。 2. 稀释:慢慢加入温水,同时不停搅拌,将酱料稀释到用勺子舀起能顺畅流下的状态。注意: 水要分次加,避免过稀。 3. 激发香味:将调好的酱料碗放入蒸锅中,上汽后蒸3-5分钟。这一步能有效激发酱料的香气,使其口感更柔和。(懒人法:可直接使用,或在微波炉里中火加热20秒)
中火加热平底锅,刷薄薄一层油。
锅不太烫的时候舀入适量面糊 ,用木耙旋转 摊圆 。
薄薄的一层面糊即可。木耙一转一刮!
煎饼果子用绿豆粉,是其风味的灵魂所在,这背后是口感、历史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简单来说,核心原因是:为了做出那种独一无二的“韧劲”与“酥脆”并存的质感。
表皮稍凝固后打入俩鸡蛋 。
用木耙匀开。
匀开后 ,在鸡蛋还没有凝固的时候 放入小葱、香菜、白芝麻!
翻面。
刷上酱料。
放上生菜、薄脆!
放上烤肠。
锅不够大,饼皮不大,有点包不过来。
只能对折了!
卷好开吃!
卷好开吃!口感超级丰富!
饼皮太小,馅儿又多!
薄脆咔嚓碎裂;生菜清甜,葱花提鲜,甜面酱画龙点睛。多重口感在唇齿间爆破!
小贴士: 煎饼果子起源于天津,是这座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小吃。天津地处华北平原,是重要的粮食集散地,绿豆作为杂粮的一种,来源广泛且成本较低。 劳动人民的智慧:早期的煎饼果子是码头工人、人力车夫等体力劳动者的早餐。他们需要一种耐饥、扛饿、能量足且价格实惠的食物。绿豆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,消化慢,饱腹感强,非常适合体力劳动者的需求。于是,用当地产的绿豆磨成粉制作煎饼,就成了最自然的选择。 虽然传统的天津煎饼果子坚持使用纯绿豆粉或绿豆粉为主,但随着它风靡全国,也出现了一些演变: 天津正宗派:强调用纯绿豆粉或 “绿豆+小米” 磨成的粉。这样摊出的煎饼颜色微黄,质感最佳,豆香纯粹。 北京及其他地区派:为了降低成本或适应本地口味,很多地方会使用 “绿豆粉+面粉” 的混合面糊。加入面粉(小麦粉)后,面饼会变得更软、更有嚼劲(类似春饼),但会失去一部分纯绿豆煎饼的韧性和酥脆感。 总结一下,用绿豆粉的核心优势: 特点 :绿豆粉的作用 对比小麦粉! 【口感】:筋道、Q弹,边缘酥脆 偏软、偏糯,不易形成酥脆边 【风味 】:带有独特的清淡豆香 主要是麦香,容易被酱料掩盖 【营养价值 】:蛋白质含量更高,饱腹感更强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【历史传统 】:源于天津,是地方特色的精髓 属于现代改良或简化版。 所以,下次吃煎饼果子时,可以特别留意一下那层饼皮,那种微妙的韧劲、酥脆的边缘和清淡的豆香,正是绿豆粉赋予它的、不可替代的“灵魂”。